为探究荞麦叶大百合对LPS诱导的肺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本研究在RAW264.7细胞(小鼠单核巨噬细胞)上进行,巨噬细胞是身体内炎症反应的关键启动者,当被LPS等刺激物触发时,巨噬细胞会分泌炎症因子,调控机体的炎症过程,其对细胞学水平验证,实验结果如下:

图1. 不同浓度荞麦叶大百合处理对RAW264.7细胞活力的影响
在细胞活力水平,正常对照组(NC组)细胞活力维持在近100%的正常生长状态;而经脂多糖(LPS)刺激的模型组(LPS组)细胞活力显著下降,提示LPS成功诱导细胞损伤。与之对比,荞麦叶大百合干预组(0.2、0.4、0.6、0.8、1.0 mg/mL)的细胞活力随浓度增加呈现明显上升,其中0.4、0.6、0.8 mg/mL组的改善效果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其中0.6 mg/mL浓度给药效果最好,上述结果表明荞麦叶大百合能够有效缓解LPS诱导的细胞损伤,提升细胞活力。

图2. 不同浓度荞麦叶大百合处理后细胞TNF-α分泌水平变化
如图2所示,正常对照组(NC组)的TNF-α分泌水平处于较低的基础炎症状态;LPS模型组(MC组)的TNF-α分泌量显著升高,进一步证明LPS可成功诱导细胞炎症反应。阳性对照组(PC组)的TNF-α分泌较MC组显著降低,证明阳性药物具备可靠的抗炎作用。与MC组相比,不同浓度(0.4、0.6、0.8 mg/mL)的荞麦叶大百合处理均能显著降低TNF-α的分泌水平,其中,0.6 mg/mL的工作浓度效果最明显。该结果表明,荞麦叶大百合可显著抑制LPS诱导的TNF-α分泌,进行促进抗炎作用。
如图3所示,正常对照组(NC组)分泌水平较低;LPS模型组(MC组)的IL-6分泌显著升高,LPS诱导炎症的表型得到再次确认。阳性对照组(PC组)的IL-6分泌较MC组显著降低,阳性药物的抗炎效果明确。与MC组相比,不同浓度(0.4、0.6、0.8 mg/mL)的荞麦叶大百合处理均能显著降低IL-6的分泌水平,其中,0.6 mg/mL的工作浓度效果最明显。该结果表明,荞麦叶大百合可显著抑制LPS诱导的IL-6分泌,进而减轻炎症反应。

图3. 不同浓度荞麦叶大百合处理后细胞IL-6分泌水平变化

图4. 不同浓度荞麦叶大百合处理后细胞IL-18分泌水平变化
如图4所示,在正常对照组(NC组)中,IL-18的分泌水平较低;LPS模型组(MC组)的IL-18分泌显著升高,与前述炎症表型一致。阳性对照组(PC组)的IL-18分泌较MC组显著降低,阳性药物作用可靠。与MC组相比,不同浓度(0.4、0.6、0.8 mg/mL)的荞麦叶大百合处理均能显著降低IL-18的分泌水平,其中,0.6 mg/mL的工作浓度效果最明显。该结果表明,荞麦叶大百合对LPS诱导的IL-18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进一步说明了其良好的的抗炎功能。
综上,在LPS诱导的细胞炎症模型中,荞麦叶大百合一方面能够提高细胞活力、有效缓解细胞损伤,另一方面可通过抑制TNF-α、IL-6、IL-18等多种炎症因子的分泌发挥显著抗炎作用,其中0.6 mg/mL等浓度在细胞实验中表现出较好效果。这一结果为荞麦叶大百合在抗炎领域的深入研究和潜在应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数据参考。